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关于我们>企业新闻

5G时代来临,解VR落地隐忧 2020-10-09
摘要 :虚拟现实(VR)技术与旅游的结合不是新鲜事,人们借助VR模拟出立体的三维空间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视听体验,除了能让游客远程实景体验,零距离接触风景,运用到文博领域,还能全方位复原虚拟文物,让名胜古迹在另一个维度重新绽放光彩。 疫情的到来也加速了VR技术的应用,加之新基建的火热,5G应用更加广泛,让5G+VR的结合水到渠成,但另一方面,当前人们对VR的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为浅薄的阶段,5G与VR的应用还处于初步落地阶段,相对于其他领域,虚拟现实与旅游的结合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这还是一片值得开拓的“蓝海”。

虚拟现实(VR)技术与旅游的结合不是新鲜事,人们借助VR模拟出立体的三维空间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视听体验,除了能让游客远程实景体验,零距离接触风景,运用到文博领域,还能全方位复原虚拟文物,让名胜古迹在另一个维度重新绽放光彩。


疫情的到来也加速了VR技术的应用,加之新基建的火热,5G应用更加广泛,让5G+VR的结合水到渠成,但另一方面,当前人们对VR的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为浅薄的阶段,5G与VR的应用还处于初步落地阶段,相对于其他领域,虚拟现实与旅游的结合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这还是一片值得开拓的“蓝海”。



6月10日上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启动整体三维数字化测绘与保护应用项目,预计通过建立遗址整体数字模型、化石地点三维数据库等,构建遗址云数据保护、管理、展示框架,实现在遗址基础信息、遗产监测、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本次启动的新项目从提出设想到成功实施,历时五年,运用了多个技术,如三维数字扫描、沉浸式体验展等,其中,沉浸式体验展就是人们常说的VR技术。


VR在科技领域并不算陌生,运用到文物保护领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见。


首先就是通过采集文物的影像数据,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保存文物原有的各项数据,实现文物的永久保存。


其次,在文物修复工作上,VR可以用来进行技术指导、辅助修复等工作,如不久前的巴黎圣母院被大火烧毁,就可通过VR技术制作一个网络版的巴黎圣母院来进行助力修复工作。


“借助VR技术,文物古迹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降低了复建和维护的成本,并且VR技术能够提供全方位的立体展示,它的加入满足了文物展览展示需求的同时为文物修复提供了前期的指导性作用。”VR行业相关从业者表示。


最后,VR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观看模式,可以通过网络向人们更加全面、生动地展示文物——这也是目前VR在人文景观最广泛的应用。


大家去博物馆时应该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讲解员在讲解的时候会以“XX年前”为开始,尽力为游客绘制出文物的年代历史,以便于让游客更加了解文物。但现实问题是,语言表述抽象,游客只能自行想象。


而且博物馆内的文物历经千年,十分易损,因此大部分文物都要层层保护,不能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再加之博物馆内的文物展览时间各不相同,游客想在有限的几个小时内看遍馆内文物基本不可能。


但如果用上VR技术,这一切的问题便迎刃而解,近些年,以故宫博物院为首的博物馆通过人工智能、VR等技术让文物“活”过来,在三维空间内,将博物馆建筑及馆藏进行一次实景复制,制作出完整的虚拟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场景中的文物都是实体博物馆中真实存在的历史文物,观众可以全方位地、不受限制的欣赏文物,更会被带入当时文物所在的世界,以便更好地了解文物历史和内涵。


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显示,到2021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VR市场,行业整体规模将达到790.2亿元,VR的兴起让旅游市场耐不住寂寞,于是“VR+旅游”的模式开始兴起,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VR软件市场收入约为48亿美元,其中在旅游业中的收入为2.4亿美元。


VR与旅游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其创造了全新的旅游体验模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方式。


目前来看,VR的应用可以展现在如下几点:


1、全新出游体验


游客在出游前可以通过VR技术,浏览景点相关信息,提前了解景区特点,方便后期实地游览,同时还能在线进行景点周边餐饮、住宿等环节的提前检索,满足行前的所有好奇,大大提升游客出游体验。


2、行中便利服务


游客可在游览景区时通过景区中设置的VR设备,查阅景区全景图,深度了解景区的景点信息、服务信息等,手机上的景区VR系统更可以让游客边游览边深入了解景点内涵,从而达到宣传效果,自带的智能导览系统也能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合适的游览路线,提升游客满意度。


3、提升景区二消


技术的发展让VR开始被嵌入到景区旅游场景中,成为旅游环节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提升了景区整体形象,也能提升景区二次消费水平。


伴随疫情到来,VR的独特优势在特殊时期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据悉,在疫情期间,人们无法出游,因此纷纷选择通过VR旅游,“逛”遍各大景区,这也加速了VR技术进入传统景区的速度。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馆在疫情期间筹备上线相关VR设备,谈及原因,博物馆副馆长李爱民表示:“博物馆引入VR技术能够有效发挥出其交互性,沉浸性的优势作用,实现让展览参观者更好地在虚拟场景中体验藏品、感受文化、摆脱传统博物馆二维展示的局限,博物馆展陈设计工作提供更多新鲜创新元素和活力。进一步丰富游客参观体验,增加游客在馆内停留时间,对拉高整个综合体的商业平效具有积极作用。”





VR线下体验是VR浪潮下最早实现的盈利模式,在2016年便有各大企业入局,但彼时VR硬件设备体验较差、内容题材单一、商家运营成本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且受限于网络传输速度和渲染效率的限制等问题,VR线下场所陷入生存困境。


而5G技术的商用普及推广,使得VR科技创新为文旅行业破局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今,VR在展现内容、硬件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各种线下体验馆也层出不穷,人们可以借助VR实现预览、规划、体验及信息增强的目的,目前,VR在旅游市场的应用更加广泛,给景区和景点带来了更多活力。


上海中心大厦是国内首个试点5G部署的超高层建筑,今年7月举办了“城市之巅5G+XR创意科技展”,VeeR受邀参展,然后在上海中心199层设置VR体验区,并针对上海中心“5G+文旅地标”特点,实现了“VR+旅游”的虚实交互。


“VR在旅游中的应用场景并不少见,但VR内容植入旅游,成为旅游中的一个环节却是近些年才开始的,就像上海中心大厦的VR体验,让游客可以在观光塔上观看VR影片,云游上海,提高游客在文旅景区体验的品质,从而给景区带来更多流量。”VeeR联合创始人兼CEO叶瀚中表示。


VR超高的核心竞争力让其在景区市场备受重视,而其方便快捷、形式灵活、无准入门槛等优势,则是吸引景区的另一个优势。


据悉,为了吸引游客,提升游客内容体验,大部分景区会建设球形影院,但这种球形影院大多成本较高,而且占地面积大,对一些中低等收入的小景区来说,很难持续投入。


但VR的引入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据叶瀚中介绍,与球形影院相比,VR的线下观影设备运营管理方便,支持自行扫码、自由选片、自助付费,以及智能化的后台软件管理体系,大大降低了场地方的运营成本。


“VR设备的投入少,对景区的硬件要求几乎没有,而且落地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单个设备仅一平米的占地面积可以灵活应对各种线下场景,一人一个VR设备的前提下,意味着VR场次可大可小,小的如商场30-40坪,几台VR设备就能满足日常需要,大的如景区场景,200-500坪也能配备相应数量的VR设备,形成大型VR影院,供游客体验。”他说。


VR的技术先进,但金无足赤,国内的虚拟现实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问题普遍存在。


据悉,当前VR+旅游在国内还不算普及,现有主要技术基本为图文展示,真实感不足,缺乏代入感,交互性不强,所以对游客的用户体验度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叶瀚中认为,当前大部分景区对VR技术认知较少,就算有认知也停留在3-5年前,对VR技术能带来的影响也一知半解,所以大部分景区对VR内容不了解不信任,景区存在的二次消费产品少、内容产品单一等问题也无法解决,截止目前,全国仅有5%左右的景区引入了VR设备。


不过伴随新基建的浪潮和5G应用的落地,VR+旅游的场景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接下来景区可能会进入迅速引入VR技术的节点。所以叶瀚中也建议,景区要适度了解VR应用技术,探索景区二次消费的新场景,从而进一步释放VR+旅游的想象空间。